近些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跨境電商一詞也越來越火。
疫情促進線上購物成主流趨勢
伴隨著疫情在全球范圍內的影響,越來越多的海外消費者開始接納線上購物。
以美國為例,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2020年Q2電子商務的增速達到44.5%,在零售總額中的份額提高到了16.1%,網上銷售額為2110億美元,而去年同期為1460億美元。
有報告也提到:2020年美國消費者共計將在電子商務平臺花費7097.8億美元,增長18%,將達到零售總額的14.5%,創下歷史新高,也是單年增長最快的一年。
同樣,疫情加深了澳大利亞人對電商的適應程度。今年3月至4月,澳大利亞消費者在線上的支出環比增長29%,而4月是澳大利亞開始實施隔離措施的月份。澳大利亞一家出版商最近的一項調查也顯示,66%的澳大利亞人仍在網上購買非必需品。
跨境電商優勢
線上購物正成為主流趨勢,那么相較傳統外貿,跨境電商優勢在于什么地方呢?
跨境電商優勢
1:減少中間環節提升效率;
2:對消費者反饋和需求的快速響應。
傳統貿易流程下,貿易商進貨后將商品售給海外采購商,后續通過各級分銷環節送達終端消費者;而跨境電商模式下,商家得以直接將商品通過電商平臺售給消費者,或跳過部分采購、分銷環節直達終端零售商(即“Bto小B”模式)。
商家與消費者間的溝通更加順暢,可從消費者的購買行為、評論中獲取更多信息以優化產品與服務。
跨境電商物流模式
與縮短鏈路相對應,由于跨境電商需要將商品直接送達境外零售商乃至終端消費者手中,其倉儲、物流環節較傳統外貿要求更高。目前來看,跨境電商物流模式分為:
跨境電商物流模式
1:海外倉;
2:FBA倉;
3:直郵。
具體來看:海外倉即跨境電商在海外投資建立/收購的倉庫。在這種模式下,國內商家先將商品運至海外倉庫。當收到訂單時,海外倉完成分揀、包裝等流程,通過當地物流服務將商品送達客戶。
海外倉是一種相對重資產的模式,需要較高的預先投資完成建倉/收購,同時會持續產生一定的固定維護成本和運營開支。
海外倉的核心優勢是邊際成本較其他兩種模式更低,能產生一定的規模效應,同時能夠為買家提供較好的配送和退換貨體驗。采用海外倉模式的跨境電商包括跨境通等。
FBA倉模式即租用亞馬遜倉庫。商戶與亞馬遜簽訂FBA(FulfillmentbyAmazon)服務協議,之后將貨物發往亞馬遜在世界各地的倉庫,由亞馬遜提供入庫、分揀、儲存、包裝、配送等流程的服務,客服、退貨等相關服務也由亞馬遜完成。
FBA流程由亞馬遜的封閉式業務體系自主運營,服務質量高,商戶無法對此進行干預。一般而言FBA初始投資和固定成本低于海外倉,但綜合考慮倉儲費、配送費和退換貨費用后,邊際成本可能會高于海外倉。
亞馬遜會在頁面上提示消費者,對應商品用FBA提供更好的服務,能進一步增加境外消費者的信心。
跨境直郵包括郵政小包、專線物流、國際快遞等形式。郵政小包即通過EMS、香港郵政等傳統郵政快遞系統寄送;專線物流通過航空包倉等形式將貨物集中運輸到目的地附近的集散中心,再轉運至目的地,常見線路包括美國專線、歐洲專線、澳洲專線等。
根據網絡調研,由于專線物流能夠較好地平衡費用與速度,已成為目前較為流行的國際物流方式;國際快遞指UPS、FedEx、DHL、TNT四大快遞公司,服務好成本高,多用于昂貴的物品。
跨境電商劣勢
有利自有弊,跨境電商當然不僅僅只有好處,它也存在相當多的問題。綜合來看跨境物流主要劣勢包括:
跨境物流主要劣勢
1:清關復雜性高,由此導致時效不確定性高
2:丟包率高
3:下單時不確定是否會被稅
4:清關可能需要客戶提交護照等敏感信息,綜合體驗不如海外倉及FBA倉模式。但其不需要商戶進行預先投入,因此成為中小型跨境商戶的主要選擇。
跨境電商物流協同平臺
首推eTower
eTower是社區型跨境電商物流協同平臺,通過接入eTower, 跨境物流鏈條上的所有分工方輕松分享數據,高效便捷地協同工作。
針對不同人群,eTower都能帶來驚喜:
1:對于物流集成商:
它可以監控整個訂單/集裝箱物流操作,幫助建立新的服務線路
2:對于賣家:
它能夠為跨境電商賣家提供入口,創建訂單,跟蹤物流狀態
3:對于合作供應商:
它幫助各供應商協同合作完成相應服務業務,并可監控管理各供應商任務進度
4:對于電商平臺:
它能做到引流電商平臺,為電商平臺賣家提供全程的海外倉頭程服務